热烈庆祝第三届基础设施智能无损检测大会圆满落幕!
2025年8月22日,以“智检赋能,共筑安全基建”为主题的第三届基础设施智能无损检测研讨会在重庆顺利落下帷幕。
本届会议由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州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Proceq(巡鹰智检)与湖南旺轩协办。并获得了浙江吉欧、重庆睿丛仪器、江苏东华测试的赞助支持。
会议开幕式由重庆交通大学郑丹副校长,Proceq CEO Koichi Oba博士分别致辞。
为期两天的会议通过21场专家报告、35份学生海报、1个专业探地雷达数据后处理研讨班,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176名专家学者、工程师及学生代表参与,较去年参会者增长10%,规模与影响力再创新高。
——————————————————————————————————————————————————
学术交流热度持续攀升
21场专家报告覆盖桥梁、隧道、公路等多个领域,展现了智能检测技术的最新突破。参会嘉宾对会议内容与流程安排表示高度赞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8%参会者对大会整体感受非常满意,剩余2%为满意)。
35份学生海报则成为青年学者创新力量的展示窗口。参会学生代表、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吴雨洁表示:“感谢组委会搭建的交流平台,让我们的成果能被更多同行看见并得到多个院校的专家老师们的点评指导,这对我的研究思路启发很大。
——————————————————————————————————————————————————
圆桌讨论,深度融合产学研用
大会新设的“交通设施智能无损检测技术交流圆桌讨论”成为亮点环节。讨论由江汉大学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爆破安全研究所所长林世镔教授主持,特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谢雄耀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陈军教授、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高级督导刘树亚博士、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李鹏飞副研究员、Proceq中国区销售总监徐翔博士等产学研用领域专家,围绕“无损检测技术痛点与突破路径”,“大数据、大模型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实践”两大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讨论现场气氛热烈,与会者一致呼吁来年延长圆桌环节时长,并增加台上台下互动频次。部分嘉宾更是提出具体建议:可提前将讨论议题打在公屏上,便于参会者提前聚焦问题、准备针对性提问。
——————————————————————————————————————————————————
探地雷达数据后处理研讨班:Dean Goodman博士亲授实用技巧
大会第二日下午,我们特邀探地雷达后处理软件GPR-SLICE创始人 Dean Goodman博士,为大家分享了:
道路空洞数据后处理及三维可视化反演;
市政管线及病害数据后处理、多维切片分析;
电力井钢筋网形变、关联病害数据后处理,公路裂缝全分辨率雷达影像数据后处理;
以及GPR-SLICE自动化批处理。
Dean博士通过GPR SLICE算法将各类雷达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结果,极大解决了数据可读性的问题。
——————————————————————————————————————————————————
大会总结
第三届基础设施智能无损检测研讨会,学术智慧与企业实践深度交融,产学研用紧密联动,催生前沿成果与创新思想。专家洞见、学者研究、企业探索在此激烈碰撞,如星火燎原,为桥梁、隧道、公路等基础设施无损检测领域的技术革新注入强劲动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